草莓秧苗應自育自用,保證有選擇的余地,且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同一品種應根據栽培方式確定秧苗質量標準,進行育苗選苗。
草莓定植密度,根據栽植制度、栽培方式、品種特性、秧苗質量和定植時期等因素而定。一年一栽制、保護地高壟栽植、分枝力較弱的品種、秧苗質量較差及定植較晚等場合可適當加密。定植密度一般為每畝8000-9000株。露地平畦栽植,一般株行距為15厘米乘以20厘米,每畦約90-100株,生長結果良好,平均畝產量3500斤
定植前要進行蘸根處理,將惡霉靈、亮盾(精甲.咯菌晴)、吡唑嘧菌酯三種殺菌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溶解到清水中,并加入適量的生根劑(萘乙酸,5-10毫克/千克),浸根5-10分鐘
定植時應注意方向。草莓新莖略呈弓形,花序是從弓背方向伸出。生產上為了便于坐果、采果、墊果或降低果間溫度,則要求同一植株的花序均在同一方向上。
因此,栽苗時應將新莖的弓背朝向花序預定生長的同一方向,并使秧苗稍向預定方向傾斜。高壟栽培,需要花序朝向壟外側,栽苗時也應弓背朝向壟外側,或連接母株的匍匐莖段朝向壟內側,并且應使秧苗稍向壟外側傾斜。平畦栽植,其邊行則要新莖弓背朝里,以免花序伸出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