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市場構建的目標是要促進場內場外相結合、多層次多樣化的交易模式。國家層級的交易所應明晰基礎服務的定位、公益屬性或者公共屬性占主導;對于場外就是要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層次、多樣化的數據流通路徑。”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在CCF中國數字經…
2023-11-21 16:42:00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整體呈現持續恢復、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智能手機、智能電視、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產品產量穩步提升,太陽能電池、光伏等行業蓬勃發展,相關投資保持高速增長,生產效益逐步改善,新興增長…
2023-11-14 16:30:49快手希望能通過“短視頻+”的方式,賦能更多實體產業,不斷創造出新場景、新機會、新模式,形成產業合力;同時,快手將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在大模型、AIGC等領域深入探索,賦能業務場景和生態
2023-11-11 15:38:14專家認為,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各類危機,國際各方需要更加緊密地攜手合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表示,面對數字時代的生態、競爭新格局,要牢牢掌握創新和協同的主動權,打造政企研融通、上下游合作、國際化合作的朋友圈和開放平臺,構建安全的數字經濟格局
2023-11-10 17:13:36“機器的計算方式并不能取代人類的思維。我們追求的人工智能,是要機器像人類一樣思維和行動,不僅能解決復雜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在復雜、動態、不確定的環境和物理世界中進行交互。”鄭南寧說。
2023-10-24 16:44:42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
2023-08-31 16:10:45虛擬數字人的火爆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投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認為,我國數字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當前,數字經濟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這促進了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出現,進而催生出新職業。”
2023-08-29 16:17:14相信隨著法治之網不斷嚴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必將更加規范,互聯網行業也將會更高質量、更加健康地發展,實現技術發展和權益保護的價值平衡,實現技術應用與商業倫理、社會價值的良性互動,讓人們安心擁抱和享受數字生活
2023-08-24 16:56:43算力資源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未來,應用更廣泛、更智慧的算力,必將在各類數字化要素的協同中實現更大價值
2023-08-24 16:55:28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地區存在經濟增長緩慢、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和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等問題,制約了這些地區的綠色發展進程。另一方面,我國一些關鍵設備長期依賴進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成為綠色發展的制約因素
2023-07-06 17:03:34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表示,通過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招優,今年以來,上海累計推進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招商簽約超700個、總投資超7000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超400個、總投資超4500億元。
2023-06-16 16:32:23國聯證券分析師認為,由于長久以來數據相關行業與隱私安全問題高度綁定,數據交易行業的發展狀態與政策制定緊密相關。同時,隨著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擴大,數據交易所、數據服務方及基礎設施提供方將直接受益,現階段建議關注各地方數據交易所相關建設方及參股方。
2023-05-06 16:34:35要加強打擊移動支付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直播詐騙、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等詐騙手法多、更新快,打擊這些領域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多部門協同參與。因此,建立有效的協同機制,成為打擊該類型違法犯罪行為的必要手段。金融機構需要加強可疑交易…
2023-04-19 16:26:35當前,“5G+AI”正在推動社會生活發生顛覆性變革,但仍處于探索階段,技術應用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特別是ChatGPT的出現,讓數字經濟原本具有的隱私安全、社會倫理、數字鴻溝和算法偏見等問題更加凸顯。下一階段,應深化5G和AI融合技術創新,加快完善數字治理,創造…
2023-04-12 15:44:46算力就是生產力,智能算力就是創新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正呈現技術多點突破、應用加速迭代的特征,智能算力在賦能產業發展、促進數實融合方面將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其帶動產業創新的“乘數效應”也將進一步放大。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
2023-04-07 11:14:03“如何通過建構數字賦能、創新賦能、管理賦能來打造智能化綜合物流和供應鏈體系,從而創造更多的高質量就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期待我國在數字生態促進就業方面能夠走在世界前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
2023-03-30 16:02:40強化數字新職業的社會保障兜底功能。數字經濟環境下,就業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平臺化、無雇主、無組織、碎片化就業等新特點。要適應數字新業態的就業特征,多措并舉保障數字經濟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為其解決后顧之憂,積極拓展數字經濟就業創業空間
2023-03-22 16:42:55算法經濟的未來充滿機遇,可探索的空間巨大。相信在新一輪人工智能的浪潮之下,算法經濟的有關研究和探索必將加速,搶占算法創新技術制高點,必將提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競爭力
2023-02-24 15:12:12從衣食住行到規劃管理,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智慧城市的建設也為城市的智慧治理帶來了新挑戰。
2023-02-23 15:56:42推動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發展。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態勢日益明顯,各類科技研發服務、創新創業孵化服務、檢驗檢測與認證認可服務、智慧供應鏈服務、數字創意服務等日益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2023-02-22 15: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