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巴士、無人駕駛地鐵、3D照相、蓄冷型降溫背心、智能廁所……本屆大運會上,還有許多精彩紛呈的科技成果紛紛涌現。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長張翼說,在推進“賽事側”科技賦能的同時,成都也正多方面發掘新技術新產品在“城市側”的應用,促進賽事營城、興業惠民。
2023-08-02 17:24:44“面對日益復雜、智能、快速變異的網絡威脅,傳統安全廠商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在特征庫和規則庫更新的速度上跑贏攻擊方。最近幾年新興安全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終歸仍是單點能力或單一手段,要從本質上提升安全監護能力,做到主動防御,防患于未然?!?/p> 2023-08-02 17:19:38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各個領域的科技新詞在大量涌現,科技名詞制定的任務也格外重。只有把這一部分工作做好,我國的科學交流和科學普及工作才能行穩致遠。”方向強調
2023-07-26 16:54:04要加強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的投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原始創新能力強的科技領軍企業。應完善相關頂層設計,制定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的政策,引導企業參與國家基礎性、重大性項目研究,使企業向創新前端延伸。要通過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帶動作用,構建大中小…
2023-07-21 16:51:05田利輝認為,隨著監管的逐步明確和落地,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和轉型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金融科技企業需要加強合規意識,優化業務結構,加大人工智能等技術投入,加強風險控制和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以實現長遠發展和轉型。同時,企業也需要關注市場變化和監管政策…
2023-07-19 16:39:00雙方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園區、社區等服務場景,滿足用戶新能源充換電需求。目前,雙方已在部分城市試點業務落地。
2023-07-14 15:31:28大模型是一項變革性的重大技術突破?!八邆渲悄苡楷F的能力,能夠實現人們未曾設想的目標;它也具備優秀的泛化性,在各種復雜的任務面前同樣表現出色。這都為產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2023-07-13 17:11:53報告綜合相關數據分析指出,我國中文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逐步提高,雖然影響力主要集中在國內,但被國際引用頻次占比也從2016年的4.44%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7.60%。
2023-07-07 16:33:23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倫理治理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如何有效進行科技倫理治理能力建設以及相關人才培養仍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2023-07-06 17:08:41“深圳發展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有多重優勢,一是產業鏈豐富,有強大配套能力;二是國際化程度高,吸引全球各地各學科的人才集聚;三是產業開放度高,產學研用合作密切。在深圳這片充滿創新活力的土壤上,未來一定會創造出更多奇跡。”深圳先進院院企合作與創新發展處處…
2023-07-03 15:41:33為持續推進統籌北京及環京地區算力均衡發展,北京算力互聯互通驗證平臺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服務商接入范圍,匯聚了中國天翼云、移動云、科技云、華為、曙光智算等6家單位、18個算力節點資源,探索五類主要應用場景的技術方案。
2023-07-03 15:30:29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表示,智慧物流不是簡單地給物流插上“智慧翅膀”,而是使物流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使物流成為我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重要的基礎力量、戰略力量和引領力量。
2023-06-21 12:00:08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由中國科協、交通運輸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據了解,大會還同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交通研討會、中日院士論壇、中國工程院智慧公路工程科技論壇、2023世界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現場總決賽等多場活動,并發布15家單位(智庫)…
2023-06-16 17:02:05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用好超大規模人口、國土空間、經濟體量和超大規模市場等方面優勢,推動技術突破和迭代升級,推進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中市場前景好、增長速度快的細分市…
2023-06-14 16:48:15國內銀行業針對科創企業“兩高一輕”,即高技術、高風險、輕資產的特點,創新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強化科創金融供給。以農行為例,目前服務科創企業總量5.3萬戶,投放科創企業貸款余額1.5萬億元。
2023-06-12 15:56:12?中國科協于2022年發起成立開放科學促進聯合體,邀請開放獲取、開放數據、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40余家國內外機構加入。本次論壇將進一步聚焦開放科學議題,加強開源生態建設,搭建高層次平臺,推進開放科學促進聯合體成員單位之間、中…
2023-06-08 15:01:545月23日,我國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巍巍珠峰再次見證歷史。無限風光在險峰,科技創新同樣如此。使命召喚,夢想催征。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大科技工作者定能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閃耀在強國…
2023-06-07 14:19:18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科技創新已成為引領能源發展的第一動力。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表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能源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能源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以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為方向,加快推進能…
2023-05-31 15:50:36據介紹,今年的技術交易大會采取“1+5+N”模式,包括開幕式暨全球技術交易生態伙伴大會、世界知名高校技術轉移發展大會、中關村論壇技術經理人大會,重點國別技術交易類活動,新技術新產品首發與推介類活動,大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生態合作伙伴供需對接類活動,以及5場…
2023-05-27 16:09:24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滕錦光建議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科技合作,包括設立大灣區研究資助基金,設立一批大灣區實驗室,共同建設大科學裝置,設立短期的教師交換機制,以及以各種形式增加學生交流交換機會等。
2023-05-23 17: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