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工作人員在河北石家莊舉行的 2021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操作智能鏡子 王曉攝 / 本刊◆ 數字經濟將為中國經濟
2022-03-03 17:24:09面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已經啟航。未來,微眾銀行將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數字金融的能力和價值,實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數字經濟,彌合“數字鴻溝”;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目標。
2022-03-03 17:02:47文化創新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也不是機械的生搬硬套,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文化企業,網易正在持續努力深入挖掘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用更通俗、更現代、更科技的方式演繹中國故事,提升消費者文化自信,在全球范圍內彰顯“華流即是頂流”。
2022-03-01 11:59:57隨著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消費互聯網的升級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將步入全面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和產業底層的重要支撐,以及激活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由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的核心技術。在北京冬奧會“無人化”應用的推動…
2022-03-01 11:56:03當下,數字孿生技術的瓶頸來自方方面面,暫時還無法大規模普及使用,但它可以為工業制造、未來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隨著芯片、傳感器、物聯網、軟件算法等技術的發展,數字孿生將有更多想象空間。
2022-02-28 15:02:17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優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實現全國算力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
2022-02-28 15:00:02圍繞惠民出行、惠民生活、惠民文化等主題,聚焦公交、地鐵、超市、洗衣、郵寄、書店等日常生活中常見小額、高頻支付場景,通過紅包、優惠券、滿減等方式開展數字人民幣應用測試,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數字人民幣支付優惠。
2022-02-27 16:55:00未來數字鄉村建設將圍繞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治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化等要點展開。“一網通辦”為代表政務信息化從市向區縣下沉,帶來較大增量市場;民生數字化新基建則包含網格化管理、數字管網領域、安防領域智慧充電、智慧停車場、智慧電網、智慧醫療等多領域。
2022-02-26 16:15:21多點Dmall將繼續秉持開放中立,持續賦能零售業,打通數字化供應鏈。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多點Dmall已服務130+家零售企業、15000多家門店。
2022-02-26 16:14:02鼓勵中小企業積極融入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并夯實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基礎。
2022-02-24 15:46:49伴隨著亞運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一如數據流淌匯聚至這座“智慧之城”,成為其未來發展的不竭動力。智涌錢塘。錢塘江畔,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大蓮花”靜待花開。
2022-02-12 17:20:15數字化變革不僅僅是經濟基礎的變革,更是制度理念的變革。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對整個產業發展、制度設計、監管理念等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也因此,數字治理體系和數字管理制度的變革更具革命性意義和價值,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大膽探索,勇于推進。
2022-02-11 16:48:14通過完善相關措施,及時堵住漏洞、補齊短板,更好實現數字經濟長遠發展。
2022-02-11 16:46:34企業是創新的主力軍,作為中央企業,三大運營商也明確將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融合技術創新,引領產業鏈整體升級,勇當科技創新“主力軍”。
2022-02-10 15:33:00按照相關規劃,未來3年內,武漢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將超過50%,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2022-02-10 09:58:37,伴隨頂層規劃的出臺,后續法規政策亦將逐步落地,計算機行業迎來利好,相關國產軟件廠商有望率先受益。
2022-02-09 16:33:06“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成本不斷下降,數字經濟紅利將從經濟效益最顯著的部門逐步擴散到其他部門,從產業鏈的一個環節推廣到其他環節,最終推動各個產業部門的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李曉華表示。
2022-02-09 15:15:00全面完善網絡漏洞管理等重要制度,同時加快構建5G、工業互聯網等融合領域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數據安全風險技術監測體系。同時,積極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建立健全數據分級分類、重要數據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構建數據安全風險技術監…
2022-02-09 15:03:53“實現上述目標,需解決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數據資源價值潛力尚未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治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要轉變傳統發展方式,加快補齊短板,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2-02-08 17:16:13既要種好腳下的地,夯實線下生產的基礎,也要耕耘好網絡,培育線上發展空間。筆者認為,“村村通寬帶”后,必將進一步釋放出“數字紅利”,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鄉村經濟新活力。
2022-02-07 15: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