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和老齡化交匯形成新的時代特征,數字技術適老化成為全球社會治理課題。特別是老年人在身體機能和學習能力退化、科技適應能力不強、
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容易受限等因素的影響下,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突出。老年人融入網絡社會主要存在三道鴻溝:
一是網絡接入鴻溝。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是非網民的主要群體。截至2022年6月,該類群
體占非網民總體的比例為41.6%,約1.5億人。這表明在中國有近一半的老年人不能享受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調查表明,接入條件和意愿是主
要影響因素。受到經濟、社會等多種條件制約,很多老年人沒有上網設備,導致他們在網絡時代“掉隊”。中國老年科學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仍有
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用、用不好網絡而對網絡接入產生抵觸心理。其中,不愿意接受新應用、新軟件的老年人占比為47.75%,另有很多受訪
者也表示不愿意接受“非必要”的軟件。
二是知識技能鴻溝。歐盟委員會有關報告統計顯示,歐盟范圍內65~74歲具有數字基本技能的群體占25%,而16~24歲的年輕人占71%。老年
人面臨的知識技能鴻溝十分明顯,數字素養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相比于年輕人,老年群體對智能手機的功能不甚了解,這對其人際互動、在線服務
等產生重要影響,使老年人無法完全享受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智能化、便捷化服務。此外,在流量見頂、老齡化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老年群體蘊藏
的消費潛力不可忽視,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是推動銀發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是風險認知鴻溝。隨著網民數量的不斷增長,互聯網環境日益復雜,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漏洞設計的騙局越發多樣。在這種背景下,老年人作為
數字世界的初探者,相比于年輕人更容易受到“數字侵害”。大數據的精準投放,使老年人更容易陷入“信息繭房”;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風險認知
能力低、防范意識弱等特點,以低投資、高回報、免費福利等噱頭進行誘導,導致眾多老年人遭受損失。此外,老年人的信息更容易被非法獲取和濫
用,該群體面臨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突出。
彌合老年數字鴻溝需要多方參與、多角度切入
人類社會已經開始從工業文明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在這一新時代,促進老年人融入網絡社會,既需要相配套的頂層制度和法規政策,也需要多
元主體參與,加強相適應的社會能力建設。
互聯網領域的政策制定、設備研發、應用開發和服務創新等,都應更具備人文關懷。要考慮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需求、生理和心理特點,防止他
們在數字時代被逐漸邊緣化。目前很多智能設備、互聯網應用和服務對老年人而言是不夠友好的。調查顯示,我國近六成的老年人認為上網時的字號、
字間距不符合他們的生理狀況,難以看清文字。對此,近年來中國政府部門出臺多項文件,如《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等,明確提出推進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
全面提升老年人數字素養需要發揮與老年人聯系緊密的多方主體作用。一是鼓勵提倡發揮家庭代際互動的作用,調動晚輩“反哺”老人數字技能。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全球調查機構蓋洛普調查顯示,在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年輕受訪者互聯網使用率都高于老年群體。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
要場所,家庭成員與老年人聯系緊密,是老年人數字素養提升不可忽視的主體。老年人數字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家庭成員
的帶動作用,尤其是家庭中的晚輩,鼓勵老年人積極學習數字技能。二是調動和發揮社區工作人員積極性,更精準地了解老年人的數字化需求,一方面
為有關政策制定提供決策依據,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多元模式,如有針對性地加強老年人數字技能宣傳和培訓,幫助老年人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三
是推進互聯網企業在軟硬件開發設計上進行適老化改造。數字技術適老化成為一種社會趨勢,作為互聯網產品開發主體的企業不能獨善其身,應該秉持
負責任的態度,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傾聽老年人的聲音,將互聯網產品適老化升級落到實處,讓老年人用得舒心、用得放心。
創新底層數字基礎設施以保障數據安全正在成為共識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面臨的數據安全問題沒有本質差別,不同的是老年人的安全保護意識更弱,更容易上當受騙導致數據被濫用。增強老年人
的安全意識固然重要,但核心還是要解決數據因流通利用而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
目前國內外都在討論數據的互操作性,其中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在數據不出域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價值的流動。在萬物互聯的時代,
通過底層技術架構的革新來解決數據安全問題,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釋放數據價值,是未來數字技術適老化改造的一大趨勢。
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用戶對自身數據的所有權意識和控制意愿都正在覺醒,破除數據圈占生態,賦予用戶自主權成為發展的主流。在此背景下,
數據與應用解耦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實現數據的互操作性將成為數據生態的底層支撐和內生特性,以解決數據跨域互聯、共享交換等聯通問題,
為數據生態的良性循環提供更多空間。
全球應該共同參與,為新時代下的數據安全和數據利用貢獻力量,為老年人營造更有信心、充滿關懷的數字生活。
(李曉東系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娜系伏羲智庫數字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