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博鰲11月27日電(凌紀偉)11月25日-28日,由新華通訊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承辦的2022中國企
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在27日召開的2022博鰲科技創新大會分論壇上,新華網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數字經濟和實體經
濟融合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當前,世界領先國家和地區紛紛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經濟動力轉換、搶占發展主動權和主導權的重要戰略,亦把推動數字經
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作為戰略核心內容,以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以實體經濟轉型持續壯大數字經濟。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成就顯著。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增
長的主要引擎之一。隨著數字技術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進入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加快動力轉換、體系重構、范式遷移,日益催生更多新技
術、新要素、新主體、新產業、新治理,為經濟穩增長、促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為梳理數實融合的發展進展、未來趨勢和落地實踐,2022年年初,新華網聯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開展“數字樣板”工程。該活動
廣泛征集全社會推進數實融合的應用案例,組織優秀實踐案例遴選,提煉總結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和實施路徑。在征集、調研基礎上編制完成的《報告》
,旨在為政府、行業組織提供可落地的經驗借鑒,切實推動數實融合深入發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所長姚磊代表課題組介紹《報告》主要內容。
??《報告》共分為四個部分,重點圍繞推動數實融合的發展意義、進展成效、未來趨勢和發展建議等進行深入論述:
??第一部分提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意義重大,有助于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有助于賦能實體經濟轉型發展,有助于服務構建新發展
格局。
??第二部分提出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進展成效。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數實融合基礎不斷夯實,融合程度日益深化,融合廣度持續拓展,
融合支撐體系形成,融合生態逐步優化。
??第三部分提出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未來趨勢。從要素融通、產業轉型、業態創新、載體升級、開放合作、治理變革等角度看,我國
數實融合日益呈現出十大發展趨勢: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加快突破,數字化要素協同共享模式廣泛普及,數字原生企業向新型實體企業加速轉化,
制造業從“生產—消費”貫通向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深入推進,農業生產全鏈條全周期數字化活力大量釋放,線上線下服務融通全方位升級數字化消費體
驗,融合業態建構數字化生存全場景,園區數字化和低碳化發展“雙軌并行”,貿易數字化和數字貿易化“逆勢”向上,數字經濟治理方案在實踐中持
續優化完善。
??第四部分提出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夯實基礎底座、促進要素轉換、加快企業轉型、深化行業賦能、推動園區升
級、統籌發展安全。
??據了解,在“數字樣板”工程的案例征集和《報告》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全社會的積極關注、支持和參與。海爾、阿里、京東、高通、伊利等百余
家中外企業提供了數實融合生動案例,這些涉及領域廣泛、路徑各有千秋的行業實踐,充分展現了我國數實融合發展的蓬勃朝氣。為梳理提煉數實融合
中的成功經驗,《報告》從技術先進性、數字化程度、效益提升、品牌影響力、行業賦能水平等多角度考察,最終產生了20個數實融合優秀實踐案例,
以期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引。
??“數字樣板”工程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希望能夠打造成產業界展示數字化發展實踐的重要平臺,推廣更多優秀實踐案例,在引領實體經濟萬象更新、
激發數字經濟勃勃生機方面發揮更多價值。
點擊下載《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報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