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
0個,其中二季度新增項目700個;5G基站數累計開通185.4萬個,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萬個……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下一步工信部將從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等方面持續
發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數字經濟顯現活力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正加速釋放。
??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的能力,5G基站累計開通185.4萬個,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
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數量達到19個。
??看數字產業發展——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產業韌性持續增強。
??看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邁出更堅實步伐,“5G+工業互聯網
”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孵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超6000家,服務范圍覆蓋90%以上制造業領域,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和75.1%。
??“5G和千兆光網融合應用加速向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推廣落地,5G應用案例超過2萬個。工業互聯網在產業集
群、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等領域深度拓展,打造了一大批車間級、企業級、集群級新標桿。”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王鵬
說。
??業內專家表示,整體來看,我國數字經濟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正向基礎更牢、結構更優、動力更足方向邁進。
??構建良好政策環境
??記者獲悉,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等方面
持續發力,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增
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
??——持續優化網絡布局,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纖網絡建設力度,深
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統籌布局綠色智能數據與計算設施建設。
??“將深化5G共建共享,持續提升‘雙千兆’網絡覆蓋深度和廣度,力爭全年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超過200萬個。”
王鵬說。
??——面向行業應用需求,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拓展工
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格局。
??王鵬表示,將加快重點行業5G全連接工廠建設,促進5G由生產輔助環節向核心環節加速拓展。推動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
型促進中心,完善公共服務創新載體布局,加速規模化應用推廣。
??——激發數據要素活力和潛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支持央企、互聯網企業開放市場亟需數據,遴選一批地區和行業開展
數據管理國家標準貫標試點,提升全國數據供給體量和質量。發布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指引,夯實數據要素流通保障。
??——加強數字經濟治理,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聚焦建制度、強監管、保安全,提升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同時深化數字經
濟領域國際合作。
??打造發展新優勢
??在業內專家看來,應持續強化技術引領,推動產業融合,挖掘數字價值,構筑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小燕認為,應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思路,統籌全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布局,
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可靠的底座支撐。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相互融合支撐,提升數字經濟產業鏈供應鏈
風險抵抗能力。加強基礎性、前瞻性數字技術研究,提升科技原創能力與轉化能力,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延伸。
??針對應用需求,加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應進一步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
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和通用解決方案。深入推進智能制造,推動生產制造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
型。
??張小燕表示,應強化政策引導與公共服務支持,促進企業更深層次數字化轉型;深度挖掘數據技術和數據價值,包容審慎培育
新興業態,提升產業數字化創新發展能力。
??在進一步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方面,王志勤表示,應進一步提高數據供給質量,建立數據確權機制,制定數據定價標準,調動市
場主體參與數據交易的積極性。同時探索數據資本化試點,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潛力,推動數據要素收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