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工業生產企穩回升明顯。
??7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看,我國工業經濟頂住了沖擊,展現出強
大的產業韌性、企業活力和發展實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有序恢復,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裝備制造業
增加值在4月份短暫下降后,5月份恢復正增長。6月份汽車制造業增加值由上月下降7%轉為大幅增長16.2%,有力拉動整體工業增長。高
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工業,新興產業成為推動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韌性的重要新動能。
??“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王鵬介紹,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平穩
向好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韌性持續增強。
??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一度出現大幅波動,國務院出臺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從宏觀層面為工業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中央確定的‘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高效統
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積極應對上半年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有力扭轉了工業經濟指標一度下滑的勢頭,工業經濟實現企
穩回升,呈現出恢復增長的態勢,充分發揮了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為確保經濟平穩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著力暢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加力幫扶中小企業紓困企穩。
??“上半年,我們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全力打通堵點卡點。”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
,將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監測,推動關鍵節點企業穩產達產。進一步完善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健全大宗
產品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加強汽車芯片供給,確保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目前,包括2.25萬家部省“白名單”企業在內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均已實現平穩生產,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穩定增長。隨著助企紓
困政策加快落地,中小企業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8萬億元。1—6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增速高
于整體工業,大量中小企業成為我國工業穩增長的一支關鍵力量。
??田玉龍表示,當前,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嚴峻復雜,工業經濟恢復增長的基礎仍不牢固。下半年,要把提振工業經濟放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動穩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力幫扶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工業經濟運
行在合理區間。
??田玉龍強調,為積極引導擴大投資消費需求,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工程,加強5G、千兆光網、
工業互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和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培育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