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作協議,華東師范大學與云思智學將共建教育數字化戰略實驗室,并在課題研究、技術創新應用研究、前沿
學術活動、重大項目、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華東師范大學校領導施國躍教授表示,希望實驗室依托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
資源和科研實力,結合云思智學在數字化教育資源生產、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研發、產品應用推廣與項目落地等方面優
勢,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加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與應用,打造產學研合作典范,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尹后慶指出,華東師范大學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學領域均有深厚專業積淀和眾多前沿探索,教育
數字化轉型必須把教育與技術深度融合,云思智學等科技企業的參與同樣不可或缺。
他提到,教育數字化改革的難點是探索新型教育應用模式,真正發揮出技術和數據的價值。新課標提出了堅持素養導
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落實因材施教等新要求,跨學科、探究式、混合式等教學新模式,如何借助數字
化環境增強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互動,為學習主體提供優質海量資源,最終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希望產學研各方
共同探索、積極創變。
云思智學董事長陳恭明表示,云思智學依托多年沉淀的底層技術能力,構建了課前、課中、課后全場景產品生態,實
現教學質量與評價的一站式服務。公司始終重視在教研和科技領域的投入與布局,并將在實驗室未來建設中,推進關
鍵技術進步,支持學術成果轉化,探索聯合產品研發,為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上海教育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等
提供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高質量解決方案。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顧小清教授表示,實驗室作為校企聯合打造的政產學研用平
臺,致力于推動智慧教育理論探索、核心技術研究與實踐成果轉化,助力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重點課
題包括作業設計與評價創新、學生數字畫像、學科知識圖譜、智慧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課后服務課程質量及管理
服務標準、區域/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等。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作為實驗室專家代表指出,教育數字化系統的核心價值在于,為破解學校教育的質量、
規模與成本的“不可能三角”提供技術杠桿。教育數字化轉型要特別重視智能化學具、教育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基于
高度智能的知識圖譜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導航系統,賦能師生進行協作式、探究式、精準化的新型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