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出門采購生產資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養的4萬多只雞。現在,不管在哪里,只要點擊手機上的‘云上牧場’軟件,雞舍的溫度、濕度等數據就一目了然,
還有停電報警、高溫預警、電話提醒等功能,心里可踏實了。”江蘇徐州邳州市新河鎮梨園村養殖大戶郁鑫高興地說。
牧場“上云”,養殖大戶心中更有數。益客未來智慧農場新河養殖基地運營部經理公維磊介紹,公司開發的家禽智慧養殖物聯網云平臺通過對家禽生理與行為的監測,
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等先進技術,實現對規模化家禽養殖生產管理的全過程管控,讓家禽養殖實現數智化轉型。
“以前父親養雞憑經驗,現在我養雞靠數據。”牧源農場負責人鮑峰說,原先雞舍每天溫差3攝氏度,現在僅在0.3攝氏度以內。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燈光照射全憑科
學數據調控,雞群處于最舒適狀態。用數字技術養雞,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料肉比。“原先,一只雞出欄時只能保本,現在每只雞能有兩三元的純利潤。”
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近年來,邳州市積極探索數字鄉村建設,全市實現電信、移動光纖、光電有限光纖、農村4G基站信號村級全覆蓋。邳州市委書記曹
智表示,邳州深入貫徹《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持續實施“數商興農”戰略,打造農產品網絡品牌,加快智慧農業技術創新,加強農機裝備技術創新,推動農技服務、
農機作業等由經驗型向精確型、精準型、精細型轉變。在“會養(種)”到“慧養(種)”的變化中,農民切實嘗到了數字技術的甜頭。
針對農民種植、養殖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邳州推廣應用了“農牧通”“農技耘”“蘇菜直通”等手機軟件,種養農戶可以在線解決種植養殖技術難題,并且上傳各類“菜
籃子”產品供貨信息,實現產銷精準對接。邳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光飛介紹,圍繞主導特色產業“邳州大蒜”,邳州市啟動了智慧農業項目——邳州市農業綠色發展長期
固定觀測試驗站,通過“一站+多點+云平臺”的兩級網絡觀測試驗體系,為大蒜種植“數字+綠色”發展提供第一手數據支撐。
數字技術不僅帶來生產方式的變化,還給農業經營、組織方式帶來深遠影響。
在八路鎮花卉產業園徐州源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村民劉娜正在熟練操控自動流水線播種機。園區溫室面積2.5萬平方米,配有加溫降溫、自動噴淋、調酸凈水、雨水回收
循環等設備。公司負責人曾亮說,這些智能化、數字化設備,操控精確簡便,只需一個遙控器就能搞定。
“數字化讓邳州的鮮切花規模不斷壯大,真正成為農民的致富花。”邳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寧說,邳州市全面提升花卉產業的配套設施、花藝服務、物流配送、電子商務
等產業鏈,在“數商興農”上做足文章。作為花卉主要種植基地的八路鎮,電商產業園入駐電商企業15家,年交易額7000余萬元。
不僅僅是鮮切花,“邳州炒貨”也催生了無數帶貨主播。“今年春節期間,我一天直播10多個小時,一場直播能賣兩三萬元的炒貨。”鄒莊鎮呦山村村民李玉說。通過數字
化供應鏈運營項目,邳州市做強“邳州炒貨”區域品牌,匯集全國門店的上下游數據,統一質量標準體系、加工標準體系、市場銷售體系、組織保障體系,已建成鐵富電商炒貨
園、鄒莊電商炒貨園、官湖電商直播基地等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園區,鄒莊鎮幾乎家家做電商,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