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數據發展條例》將于8月1日起實施……今年以來,各地數據立法動作頻繁,多地將數據立法提上
日程,緊鑼密鼓推進數據立法相關工作。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據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生產要素,并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近日發布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到,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健全數據安全、
權利保護、跨境傳輸管理、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深入開展數據資源調查,推
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數據產業初具規模數據立法日益完善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規??焖僭鲩L,“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復合年均增長率超過30%,2021
年產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大數據產業鏈初步形成。與此同時,大數據應用從互聯網、金融、電信等領域逐步向
智能制造、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領域拓展,并催生了一批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數據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
鍵生產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與此同時,數據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重要數據發展戰略陸續發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提出建立數據要素資源體系,以數據治理為突破提升數據質量,以數據開發利用為抓手激活數據要素,以立法
規范為重點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完善與我國發展實際相吻合的數據要素資源體系,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十四
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要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流通,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
制;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切實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為推動數據的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我國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也密集發布,《網
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先后出臺,共同構筑了數據安全保護的基礎性“法律堡壘”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等法規也陸續發布,金融、工信
等行業陸續發布數據監管規定,我國已初步搭建起數據立法框架。
與此同時,各地也在加快數據立法步伐,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十余個?。▍^、市)出臺了數據相關條例
,條例的出臺有助于促進數字要素的開發利用,激活數據要素的價值,保障數據安全和規范流通。這些陸續出臺的
地方條例各具特色,比如《上海市數據條例》以保護促利用的立法主線,聚焦數據權益保障、數據流通利用、數據
安全管理三大環節;《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重點圍繞“公共數據”,建立以政策制度、標準規范、組織保障、網
絡安全體系為支撐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涵蓋了個人數據、公共數據、數據要
素市場、數據安全等方面,是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遼寧省大數據發展條例》從培育壯大數據
要素市場、突出工業大數據特色、夯實新型基礎設施底座、全面保障數據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制度設計。
數據產業將加速壯大數據安全發展空間巨大
隨著數據立法的加速推進和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地方大數據管理機構、數據交易所先后建立,數據確權、定
價、交易等標準制度不斷完善。大數據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根據《“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
,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采好數據、管好數據、用好數據是大數據產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在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工
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指出,要加強部門聯動、部省協同,加快數據確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等基礎制
度規范建設,探索多種數據交易模式。
地方在發布的數據相關條例中也明確了產業支持重點,如上海市提出,促進長三角地區數字認證體系、電子證
照等的跨區域互認互通,推動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數據安全流通技術的利用。天津市規定,設立大數據發展應用專
項資金,為社會提供大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海南省提出,深入開展大數據領域金融、人才、科研、技術、市場等
方面制度創新,促進大數據產業高效健康發展。山西省提出,支持推動大數據與云計算、衛星導航、人工智能、區
塊鏈等信息技術的融合,培育大數據產業新技術和新業態。隨著這些規定的落地實施,數據產業的發展紅利將加速
釋放,產業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其中數據安全將為數據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增量。伴隨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數據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
面臨著被泄露、篡改和濫用等風險,給個人、組織、社會甚至國家利益帶來嚴重威脅和損害。根據安全風險的基礎
數據,2020年全球數據泄露達到360億條,數據安全威脅更加多樣化,數據安全事件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從最初
的企業或者組織和個人逐步延伸到各個行業和整個社會。在數據安全相關立法的推動下,數據安全市場需求將迎來
高速增長,數據安全產品和相關服務將不斷完善,市場空白將得到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