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訪談了超過100個客戶,發現大家在構建用戶標簽與畫像的過程中有一些共性的問題。
像業務部門基本都在抱怨:
營銷部門想用標簽卻需要等研發排期,標簽制作下來,卻已經錯過最佳營銷窗口期;
沒有標簽管理系統,難以持續了解用戶的演變路徑;
標簽又多又亂,定義混亂,不同標簽的權限劃分也無法區分,管理效率極低。
而技術和數據部門卻在訴苦:
開發出來的標簽,業務并不買賬;
不知道他們說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不能實現或者實現不完整;
我們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寫腳本,跑數據,人力被運營消耗;
做出了那么多標簽也不知道質量如何,這些標簽是否真的影響了活動效果。
用戶畫像和用戶標簽的需求發起者基本是業務側的同學,但生產和管理的卻是數據側或者技術側的同學。整個過程都是單向需求、單向響應,并沒有生成聯動機制。
1、你需要一個實時更新、動態標記的畫像體系
用戶畫像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但是用戶畫像只是一堆數據和表格的時候,它就毫無價值。
我們需要基于業務目標導向制定畫像的應用場景。用戶基于人口學的的社會屬性可能會變化,用戶的消費能力、消費偏好、活躍情況、甚至是影響企業關鍵轉化的決策標簽等也是實時變化的。
因此,當下的用戶畫像的確對實時性會有很大的要求。
Forrester在2021跨渠道營銷系統管理報告中提到:
“Email marketing and PC-centric engagement is not enough for B2C marketers in APAC. They require a CCCM solution that can address mobile- first consumers and meet their mobile-moment- based
expectations.
所以,在當下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下,實時的數據,已經是一個十分必要的需求。
在用戶畫像上我們需要自動的、動態的標記和更新。而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我們則更需要實時的、精準的去觸達我們的客戶。
與其說是營銷,不如說是在深度了解客戶之后,在客戶最需求且最適應的時間為客戶提供準確的訊息。
畫像標簽重質不重量,招不在鮮,管用則靈。
很多企業在做自己的標簽體系的時候,都期望可以有一個大而全的標簽體系,甚至希望采集全部端口、全部渠道的數據,并認為這能夠帶來更加準確的判斷。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厘清自己的核心業務路徑。很多數據采集完了,也只是沉睡的死標簽,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物資成本去維護。“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實我們只需要找到最核心的幾類標簽,然后快速在運營活動中驗證結果再持續迭代即可。“我們要造車,而不是持續造輪子”。
舉個例子,某理財產品擁有復雜的業務體系和線上線下多重轉化流程,但其一級畫像標簽十分簡單清晰,而且對于業務轉換效果十分顯著,就是抓到了用戶最核心的動作和銜接過程。
精細化運營是一個大熔爐,用戶畫像的構建是一個大工程,但是所有的數據工具和數據分析,究其根本,都是為了業務增長做賦能貢獻的。
2、如何才能用好標簽與畫像
給你的用戶劃分生命周期階段和關鍵轉化動作
理想中的用戶標簽和畫像應該是可以輔助精細化管理用戶的生命周期,根據用戶的行為和狀態特征,監控用戶不同階段的變化情況,更好的挖掘用戶的需求和精準的對用戶做觸發動作。
但實際操作情況卻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完整的用戶生命周期管理表,且對自己業務階段的關鍵性轉化動作沒有明確規范。如果在沒有厘清這個之前,所有的用戶標簽價值都會大打折扣。
找到跟你業務緊密相關的高價值用戶群體
做用戶畫像最核心的一個訴求就是為了找到高價值用戶群,并持續迭代。
不同行業的高價值用戶定義不同,處于不同階段的用戶的價值也不可以橫向對比。例如,對于電商類的客戶高價值用戶一定是購買,像高頻購買,高價購買等;而對于娛樂類和社交類,其實更關注用戶的活躍度和裂變屬性。
高價值用戶的計算需要結合用戶的屬性、用戶的行為和用戶真正的業務數據(訂單、付費、充值等)來統一配置。只有業務數據會不知如何推動,只有行為數據也不能賦能轉化。
在合適的時間推薦合適的訊息
做用戶畫像還有一個典型應用就是實現所謂的千人千面(個性化推薦)和個性化推送。
個性化推薦大多數應用于商品展示和feed流娛樂產品,對于數據量有一定的基礎要求,對于算法團隊要求也比較高。
而個性化推送,是大部分運營場景都可以獨立實現的。但是當我們在實操的過程中,確實要考慮精準度和“舒適模式”。易大妹曾經在一個小時之內收到了同一個APP的6條短信,都是基于某一件產品的推送。這會引起用戶的
極大反感,甚至引發退訂。
所以,個性化推送需要制定讓用戶舒適的“抗騷擾模式”,也就是你得知道用戶的容忍度上限。因此,用戶畫像最好配合一整套完整的運營workflow共同使用。
了解用戶的行為偏好和營銷偏好至關重要
產品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會影響用戶的行為和路徑。
用戶常用的功能、常用的入口、商品的價格區間、關注的商品(資訊)屬性都會影響用戶的最終動作。而不同的用戶對于不同的營銷主題偏好也不一樣,有的關注優惠券、有的關注爆款商品。
了解不同用戶的營銷偏好能夠更有針對性地給用戶提供參考訊息。利用用戶標簽制定營銷策略,匹配不同的推送時間、推送通道和推送文案。
所以,我們做用戶畫像的時候,還是要先拆解我們的業務邏輯和目標流轉,找到最核心的,先小步快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