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下班的時候,跟一個同事一起坐電梯,這個同事是一位十分優秀的一線,正準備競聘管理層,走出辦公樓時,他很誠懇地問了我一個問題:“您覺得什么是管理?”
問的我一愣,這個問題,就像保安經常問的那究極三問一樣,使我瞬間陷入了沉思,大腦極速地轉動,想起了無數企業家、教授、學者的書籍、演講、言論;腦海中涌現了無數關于管理的理論、概念、說法、案例;回顧了管理
學從誕生到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所經過的道路……
我忽然發現,雖然我的知識十分淺薄,但是就這個問題,似乎也能講上個幾天幾夜,還不一定能講完。
雖然我的水平比較粗淺,總還算看了一些書,對管理也算做了一些研究和實踐。但還真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肯定不能馬上抓著這位同事去講上幾天幾夜,把我所有了解的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灌輸給他。
可在當時的情境下,我卻必須給管理下一個簡單直接的定義,于是我想了想告訴他說:“我覺得管理,就是帶領團隊達成目標。首先,既然是管理,你必須要帶領團隊,單槍匹馬不能叫做管理。其次,如果沒有達成目標,
沒有成績,沒有完成既定的規劃,那么這樣的管理,很難稱其為成功的管理。”
話說,后來回想起來,我對當時自己的“鱷魚一激靈”,還是比較滿意的。
但是只有定義是不夠的,尤其是當一個人從單純的被管理者,走上初級的管理崗位時,應當如何去做呢?我們今天就用一個名著當中的,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小型團隊來舉例。畢竟對于很多初級管理者來說,剛開始上手的團隊
都不會太大。
在四大名著當中,最著名的成功實現了目標的小型團隊,應該就是《西游記》當中的唐僧團隊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團隊的管理。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團隊配置不合理。馬云就曾經說過要劉備的團隊還是唐僧的團隊,馬云說比較喜歡唐僧團隊,因為劉備團隊太完美,都是百年不遇的英才,而唐僧團隊的成員都非常普通,但唐僧團隊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其實,我們認真分析,我們會發現這個團隊的配置,有它的合理之處。而最后能取得成功跟這個配置的合理是分不開的。
首先這個團隊的核心是誰呢?很多人都認為是孫悟空,所有的影視劇也都是把孫悟空作為第一主角來刻畫的。為了影視作品的賣點,這樣無可厚非。可是為什么這個團隊的領導者是唐僧呢?這也是我小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唐僧沒有本事,見著妖精就喊大王饒命,耳根又軟,總是聽信讒言念孫悟空的緊箍咒……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回歸到一個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最關鍵素質上。我們來看唐僧,他有什么團隊當中其他成員所不具備的,且對最后成功不可或缺的素質?或者說,他在這個團隊主要起到什么無法替代的作用?
其實唐僧才是這個團隊當中的基石,如果沒有他,壓根就不會有這個團隊。而他的重要性體現在,他給這個團隊帶來了幾樣東西:使命、戰略目標、和價值觀。
首先唐僧的使命是什么?很多人說是西天取經。其實西天取經只是一個戰略目標,唐僧為什么要去西天取經?是為了達成普度眾生這個使命,而為了這個使命,他可以犧牲一切,包括生命。
盡管西天取經重重險阻,九九八十一難(雖然每次都求饒),其他團隊成員都有過動搖,只有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不管是只身一人,還是身臨險境,或者團隊分崩離析的時候,他的目標從來不曾改變。
其實在這個團隊中,作為知名高僧,他之前的生活狀態是最優越的,同一時期,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豬八戒和沙僧犯了錯誤被打落凡間。但面對取經路上惡劣的生活條件及各種困難風險的時候,只有他從來沒有過任何報
抱怨,堅持目標毫不動搖,因為他認為只有取回真經才能完成他的使命——普度眾生。
那么我們再看看這個團隊當中,能力最強的孫悟空,他有使命和目標嗎?很遺憾他沒有,如果他有的話,不會在天庭給他一個弼馬溫后,他就十分滿足了。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目標都是十分短期的、眼前的。
他想學本領了,就出海拜師;沒有武器了,就去龍宮找一個武器;他被抓到地府,就勾了所有的生死簿;弼馬溫被人看不起,他就想要個齊天大圣的虛名……
因此孫悟空很難帶領一個團隊,因為他沒法給這個團隊一個使命,一個目標,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他的花果山團隊追求的無非就是有吃有喝自由自在,說難聽點跟土匪的追求沒什么太大區別。
唐僧對整個團隊第二個重要的點,就是給整個團隊樹立了價值觀。我們可以看到唐僧跟孫悟空起沖突的原因主要發生在哪里?是孫悟空對唐僧不夠尊敬,還是嫌孫悟空工作不夠賣力?很顯然都不是。
唐僧跟孫悟空所有的矛盾都起源于孫悟空的殺生,這是與唐僧普度眾生的理念是相違背的,所以說哪怕孫悟空能力再強,唐僧明知道離了孫悟空自己的取經之路會萬分困難,但是為了維護價值觀在整個團隊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為了保持整個團隊統一的做事原則,他好幾次把孫悟空開除出取經團隊。
在這個過程當中當然也有誤解,也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唐僧對于價值觀的堅持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們想說,反正你唐僧不就是要取經嗎?取經過程當中你離不開孫悟空,否則很難達到自己的目標,那么你在這個過程當中
睜一眼閉一眼不行嗎?等取經回來你普度眾生,把這個罪孽彌補上不就可以了嗎?
這就是唐僧作為一個領導人,堅持價值觀的意義所在。當你對價值觀打折扣,當你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犧牲了長遠追求的時候,那么你的團隊也會為了他們的短期利益而犧牲長遠追求,然后你就會發現你的團隊成了一盤散沙,
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
價值觀是一個團隊當中絕對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而唐僧是整個團隊價值觀的締造者,也是一個最高的執行者。他通過對價值觀的不斷重申,保證了這個團隊擁有了統一的理念。雖然大家偶爾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但是他們知道
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并且在唐僧的價值觀的約束下,逐步地成長了起來,成為可以沿著這個價值觀的前提下往前走的優秀的團隊成員。
沒有價值觀的團隊就是烏合之眾,土匪;有價值觀的隊伍才能叫做團隊、軍隊。
唐僧的價值觀不是僅僅要求別人,他首先是嚴格要求自己。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是否會讓團隊成員尊敬,很重要的就在于自己要求團隊成員做到的事情,自己會不會首先去做到?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則?
當一個人作為一線的時候,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只需要直屬領導的認可就行了。而作為領導,至少要有5個左右的下屬,還有自己的上級,以及自己的工作及其他平行的需要協調的同事,因此領導在每個下屬身上平均花費的精
力不可能超過他全部工作精力的15%,所以應付領導相對容易一些。可如果一個人成為了管理者,就成為了很多下屬的主要領導,下面會有很多人盯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會比原來放大很多倍,這個時候領導者能否很好的要求自
己,決定了團隊的成員對你是否是敬佩的,進而決定了團隊成員是否是心甘情愿地配合你工作。
在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幾個徒弟也許會嫌唐僧迂腐、啰嗦、人妖莫辨,或者其他這個那個的問題,但是從來沒有人會去質疑唐僧的價值觀。而且大家對唐僧絕對是敬佩的,因為唐僧首先要求自己是最嚴格的,他從沒有迷惑于
認識的任何一個女妖,沒有從來沒有對目標動搖過。而且對所有不符合價值觀的事情,他絕對不會睜一眼閉一眼,不會因為跟徒弟相處久了,就礙于感情網開一面。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很多基層管理者不敢去使用比自己能力強或者比自己資歷老的人。因為他擔心自己作為領導者的權威會被挑戰,或者害怕無法掌控局面,所以很多初級管理者最喜歡的找的就是聽話的人,導致整個團隊能
力的平庸。實際上這是一種對自己管理能力不自信的表現。
我們來看看唐僧是如何管理孫悟空和整個團隊的。從工作能力上來看,幾乎這個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比他強,他需要所有徒弟們的照顧才能實現目標。那么對能力最強的孫悟空,唐僧是如何管理的呢?我們可以注意看。唐僧在日
常只會做一些大的決定,但是對于一些具體的瑣碎的日常工作,我會發現通常是孫悟空再分配的:豬八戒干什么,沙僧干什么,包括孫悟空自己干什么。
所以唐僧最大限度的去發揮了團隊當中能力最強的人的積極性,通過授予他一些權限,讓他分配工作來給他樹立權威。這樣孫悟空大師兄的地位和榮譽感得到了保證。他也就更愿意去做事了。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每天都是唐僧自己說悟空你去做什么,八戒你做什么,沙僧你做什么……很多瑣屑事情都是他自己安排的話,那么孫悟空的積極性會不會受到影響?會不會造成所有的矛盾都堆積在唐僧這里?
所以,一個領導,要學習授權,發揮下屬的能力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責任心,讓他們在工作中得到提升,而不是凡事親力親為,員工得不到成長,喪失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說,還把自己累得要死,并且矛盾也集中在自己
這里,權威還不容易建立。
成為領導者之后,自己直接工作的能力往往不再是最重要的了,能領導有什么樣能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看一個領導者的能力,看的是他的團隊,而不是他個人。從個人能力來說,項羽和呂布都是同時代的翹楚,但結果如何
大家都知道了。
我們小時候看不起的唐僧,也許是我們一輩子無法觸及的巔峰。無論是真實歷史上還是小說上,可能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