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落地應用迎來關鍵節點。首批國產大模型產品昨天獲批面向全社會公眾開放服務,其中上海3家、北京5家率先上線,這意味著國產大模型從上
一階段的“出生潮”向新一階段的“應用潮”邁出重要一步。
大模型“飛入尋常百姓家”,對用戶意味著什么?對國產大模型企業又意味著什么?多位專家表示,“多模之戰”正從拼參數走向拼應用,能建立起真
實用戶調用和模型迭代之間的“飛輪效應”,有利于真正服務國人。
首批8家獲批,上海占據3席
昨天,首批國產大模型產品獲批面向用戶開放服務,包括商湯科技“商量”、百度“文心一言”、智譜AI“智譜清言”等。
百度最早于昨天凌晨宣布“文心一言”向全社會開放的消息,意味著用戶無需內測邀請碼,就能直接體驗相關服務。與3月16日最早開啟的內測版本相比
,目前“文心一言”已迭代到3.5版本。“即使與3.0版本相比,新版本的訓練速度提升了2倍,推理速度提升了17倍,模型效果累計提升超過50%。”一
位百度內部人士透露。
在首批8家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的大模型公司中,記者注意到,上海地區占據3席,分別是MiniMax的“ABAB”、上海人工智
能實驗室的書生通用大模型、商湯的“商量”。其中,“商量”于今年4月推出,是國內最早的基于千億參數大語言模型之一,在向C端開放之前,其已在
金融、醫療、汽車、地產、能源、傳媒、工業制造等B端行業有了不同程度的落地應用。另兩家大模型公司也都具備極強的技術實力。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
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其中“書生·浦語”同樣是千億級參數的大語言模型。而MiniMax則是“新面孔”,是2021年12月在滬成立的一家大模型初創
公司,今年6月剛剛獲得超2.5億美元的A輪融資,此次其自研的通用大模型“ABAB”獲批面世。
北京地區除了百度外,抖音的“云雀”、百川智能的“百川”、智譜華章旗下的“智譜清言”以及中科院旗下的“紫東太初”也同樣獲批。有消息稱,廣東、
安徽等省市的3家大模型公司也將很快面世。
“多模大戰”將迎來應用層競爭
國產大模型“批量上市”,意味著“多模大戰”正從上一階段的“生出來”,走向“用起來”的新階段。
步子邁得快一點的百度、抖音、商湯等企業,短短一天內已實現了手機端、網頁端都可體驗的“速度感”,“文心一言”甚至已迅速登頂蘋果商店的免費App
排行榜,從中可以窺見用戶的熱情。而“智譜清言”則在網頁端和App端的基礎上搭建了小程序,還給出了賽程設計、寫作文等不同語境下的案例以及廣告撰
寫、短報編寫等不同對話參考。
在多位專家看來,除了商用之外,大模型面向普通人開放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數字商業分析師郝智偉認為,大模型在C端的應用可以被認為是賦能工具、生
活助手,是“重要的效率提升工具”,可幫助用戶更快速處理各類文本和信息、做Excel表格、進行簡單的編程等,讓生活和工作變得更便利。
而對于企業來說,大模型“飛入尋常百姓家”,則意味著更龐大規模的中文語料投喂和更豐富的原生應用場景。C端是大模型普及的基礎,大模型只有走向全
社會開放,才能完成大數據意義上的語料累積,達成深度學習并實現個體賦能。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就表示,當“文心一言”向數以億計
的互聯網用戶大規模開放服務后,就能夠獲得大量真實世界中的人工反饋,這將進一步改進基礎模型,并以更快速度迭代,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據悉,百度
還將開放一批經過全新重構的AI原生應用,讓用戶充分體驗生成式AI的理解、生成、邏輯、記憶四大核心能力。
郝智偉認為,面向全社會應用后,也意味著AI大模型開始從拼參數發展到拼應用,進入大規模可復制的產業落地階段,下一階段或將迎來應用層競爭。
備案制幫助大模型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大模型從出生到迅速在C端落地,也體現出監管的思維之變——從過去的“事后監管”變成了現在的“邊跑邊管”。
根據國家網信辦4月11日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企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向公眾提供服務前,應當向國家網信部門申
報安全評估,并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履行算法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7月,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
7部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并從8月15日起實施。從一眾大模型公司獲批的時間來看,這離《辦法》實施只隔了半個月。
有分析人士認為,采用“備案制”而非“審核制”,為技術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土壤,有助于大模型先行落地應用,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10億以上參數規模的大模型已有近80個,大模型備案機制的建立和首批開放,從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真實用戶調用和模型迭代之間的“
飛輪效應”。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商業智能系講師李文文看來,開放公眾服務后,企業下一階段需要更加關注解決大模型的局限性問題,包括幻覺、
生成內容的時效性、數據安全隱患等,從而以更合規的方式健康成長。
中經傳媒智庫專家張書樂認為,在政策扶持和產業加快升級的背景下,強大的中文語境和針對中文語境研發的大模型,有利于真正服務國人,并建立起自己的
護城河。(記者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