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變身辦公室,車載AI成為能輔助生成文案、整理會議紀要的辦公助手;還能像車主“老朋友”一樣,跟你聊天嘮家常;面對更復雜的城市路況,大模型能
夠賦能自動駕駛實現精準駕馭……AI大模型熱潮下,百業千行都在緊跟潮流發揮著想象力,汽車行業內,一場大模型上車的競賽也悄然打響。
近幾個月來,奇瑞、長安、理想、嵐圖、長城等多家車企紛紛宣布大模型上車,其中既有自研大模型的,也有與百度、華為、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合作落
地大模型的。不過,在車企高唱著大模型將重塑行業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大模型上車存在著“過熱”情況,其商業化前景目前尚不明朗。
大模型上車漸成風潮
今年上半年,國內通用及垂直類大模型發布過百,呈現“百模大戰”之勢,各個行業也在積極擁抱大模型,當下正處于智能化革新浪潮中的汽車領域也是
如此。
8月17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宣布,其全新系列星紀元ES將首搭科大訊飛的火星認知大模型——LION AI。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將分三階段發展:
第一階段為智能座艙的應用,例如AI語音助手可理解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等;第二階段為產品級應用,實現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融合以及“千車千變”的
定制化服務;第三階段為面向企業應用,包括營銷服務場景、企業數字化等升級。
近幾個月來,大模型上車的官宣不絕于耳。作為國內最早發布的通用大模型,百度的文心一言目前已有東風日產、紅旗、長城、吉利等近10家車企宣布介入
;吉利、智己等車企,也紛紛與阿里巴巴在通義千問大模型接入上展開合作;本月初,華為發布了接入盤古大模型的鴻蒙HarmonyOS 4系統,將首搭于與奇瑞
合作的首款華為智選車型Luxeed……
除了車企與科技公司攜手,還有的車企正發力自研汽車領域垂直大模型。其中,理想汽車在今年6月的家庭科技日上宣布推出自研認知大模型Mind GPT;廣
汽集團近日宣布推出AI大模型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廣汽AI大模型平臺。更早之前,奇瑞新能源、長城、蔚來、小鵬也紛紛申請注冊了GPT相關商標,透露出
入局大模型的意圖。
智能化升級或有安全漏洞
多家車企都在為大模型上車鋪展出宏圖,但當前,記者注意到,大模型上車的主攻方向基本均聚焦于智能座艙領域。通過語音喚醒車載AI,完成多種服務功
能,是最能讓用戶在當下“眼可看、手可觸”的領域。但智能化升級帶來便利的同時,或伴隨有安全漏洞。
“理想汽車的智能化真的很方便,但卻有個bug(缺陷)。”近日,一位博主發布的短視頻引發不少網友關注。視頻中,這位博主站在多輛理想汽車旁進行
了測試,當呼喚“理想同學,請打開所有車窗”時,多輛車的車窗便應聲而開。“隨便一個陌生人就能呼喚開窗,還是有點不安全。”正如這位博主所說,一些
理想車主發現了這一安全隱患。
類似的問題還曾出現在特斯拉上。為了更加便利,特斯拉推出了手機鑰匙功能,車主的手機與車鑰匙卡片進行綁定后,就可以完全用手機代替車鑰匙,并對
車輛進行遠程控溫、開窗等操控。這也導致二手特斯拉買家發現原車主仍能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
大模型上車前景仍不明朗
盡管多家車企均對大模型上車熱情高漲,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模型商業化落地前景仍不明朗。業內人士表示,功能越復雜對汽車芯片和云平臺的算力要
求越高,但其投資回報率仍待驗證。在他看來,車企目前紛紛接入大模型,還是出于在智能化競爭中不掉隊的考慮,未來能否形成自己的競爭護城河,仍需要進
一步探索。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在“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表示,AI大模型將會對人機交互智能化和智能駕駛起到加速推動作用。目前,汽車
領域對于大模型的應用還處在早期的嘗試探索階段,后續仍需基于云平臺進行打通,向深層領域應用推進的目標仍然任重而道遠。
此外,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應用還有關節尚未打通,數據的安全合規應用、AI生成內容是否合規等,仍待相關法規政策出臺完善。(記者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