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國家標準、細化條例和管理措施的完善,而且需要強化落實和監管,確保制度被嚴格遵守,監管不流于
形式。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筑牢安全屏障,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近日,廣東省內電信網絡“斷網”5個多小時,用戶無法撥打電話、收發短信、上網,或者撥打電話時提示空號或關機,影響范圍超過1000萬人,相
關話題也沖上了熱搜。對于事件具體原因,有待官方調查后披露。但該事件為網絡安全尤其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敲響了警鐘。
??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人們的衣食住行、人際交往,乃至工廠運作、政府治理、城市運轉,很多都架
構在網絡上。網絡安全至關重要。其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
??從頂層設計角度來看,近年來,從網絡安全法的施行到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從數據安全法的出臺到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制定,有關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
的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斷發展完善。尤其是2021年出臺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認定、運營者責任義務、保障和促
進、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具體的規范,為維護國家安全筑牢了網絡安全之基。
??一段數據、一部電腦、一臺設備,任何一個環節稍有不慎,都可能成為威脅網絡安全的隱患。實際上,無論是政府部門、社會組織還是企業,大都按
照相關規定明確了設備所處的網絡安全等級,結合自身業務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服務器權限等安全機制等提前做好規劃,但局部依然有問題出現。這
說明,在法律法規落實層面,以及在安全管理措施執行層面還有漏洞。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國家標準、細化條例和管理措施的完善,而且需要強化落實和監管,確保制度被嚴格遵守,監管不
流于形式。此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涉及的安全理念、本質內涵、建設實施等,也需要跟隨技術演進和形勢變化,不斷深入研究,不斷推陳出新。
??這次“斷網”事件,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城市生活建構在“一張網”上的風險。發展數字技術是為了建設更好的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舒適、更便利,
但對于數字技術的過度依賴反而可能使城市治理陷入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未來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來說,是否應當考慮做好災備系統,甚至是保留
一些傳統的技術?就像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要長期共存、移動支付不能完全取代現金支付等。另外,一些城市在進行智慧轉型時,新的設施設備也不應當
與現有的傳統基礎設施完全脫節。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天,互聯網之于人們,就像水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筑牢安全屏障,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斷網”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要再發生為好。(中國經濟網供稿 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