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3.0產業要想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充足的“陽光雨露”。推動北京互聯網3.0產業創新發展,需要從研發入手,加強整體統籌、協同推進。接下來,
北京市各地各相關部門應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開展調查研究,與市場主體、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充分了解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的難點痛
點,有針對性地完善政策舉措和配套服務,促進產學研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創新驅動發展的“乘數效應”。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市經信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北京互聯網3.0產業創新發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力
爭未來3年突破一批互聯網3.0底層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國產化替代進程,建設一批“互聯網3.0+”標桿應用場景,設立互聯網3.0投資基金,推動北京率先建成具
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3.0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3月21日《北京青年報》)
??《方案》明確了北京互聯網3.0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目標等,并提出了推動底層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共性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推動
“互聯網3.0+”應用場景建設、推動互聯網3.0創新生態建設、加強互聯網3.0風險監管等五方面22項重點任務,突出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為北京打造具有國際影
響力的互聯網3.0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強基固本、加油添力,實施效果值得期待。
??《方案》的出臺,生動彰顯了北京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魄力和決心,其中不乏新意和亮點。比如,“協同”一詞被提及13
次。在“工作目標”中提出帶動國產軟硬件技術協同創新發展,推動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3.0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在“工作原則”中要求帶
動國產軟硬件技術協同創新發展,帶動創新鏈、產業鏈協同發展,逐步構建協同創新、健康發展的產業生態等等,彰顯了鮮明的政策導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北京互聯網3.0產業創新發展,需要從研發入手,加強整體統籌、協同推進。《方案》將“創新引領,突
破關鍵”列為第一項原則,既有著眼長遠的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如要求整合本市優勢研發力量,建設一批共性技術支撐平臺,加速國產關鍵核心技術協同創新,
也不乏對重點領域創新發展需求作出積極回應。
??比如,《方案》提出,支持開展區塊鏈“跨鏈協同”技術研發,支持開展國產GPGPU、ASIC等芯片與可微渲染、神經渲染等渲染技術協同攻關……以協同求突破,
用創新謀發展,既是互聯網3.0產業創新發展的正道,亦是捷徑。
??北京高校密布,高層次人才云集,到2021年底,北京有兩院院士800余名,入選各類國家級人才項目者超過3000人、占全國近1/4。統籌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
研發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等研發力量,勁往一處使,聚力聚智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僅能化北京的人才資源優勢為勝勢,打好底層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還能大
幅提高創新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互聯網3.0產業要想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充足的“陽光雨露”。《方案》提出,推動技術、產業、市場、政策等協同發力,
加快行業標準體系和自主生態建設。特別是,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投資機構等創新資源協同發力,為互聯網3.0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接下來,
北京市各地各相關部門應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開展調查研究,與市場主體、科研人員面對面交流,充分了解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的難點痛點,
有針對性地完善政策舉措和配套服務,促進產學研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創新驅動發展的“乘數效應”。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面向未來,北京堅持以政策為引導,以數字賦能產業、城市、生活,在實干上下功夫,在協同上做文章,
在效能上見真章,持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數字化轉型,揚優勢、補短板、聚合力,定能率先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3.0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迎來春暖花開
的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新未來。(本報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