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中國著名科技創新之城。(無人機照片,2023年2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企業是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科技領軍企業創新主導地位,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是全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世界科技強國的核心基礎。
??創新型國家建設中
??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歷
史性突破。
??《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2021年我國國家創新實力綜合排名超越了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科技發達國家,位居全球第12位,比十年前提升了22位,也
成為有史以來首個躋身全球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深圳-香港-廣州和北京兩個科技創新集群分別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
2021年的2.79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此外,我國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增加,2021年的基礎研究經費是2012年的3.4倍,占研發投入比重在2021年首次超過6%,達到
6.09%的歷史最高值,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
??企業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隨著體制機制創新和創新環境的不斷改善,企業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也經歷了大幅度提升,企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創新
投入、創新產出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主體。例如,中國市場主體2021年底突破1.5億戶,2022年6月突破1.6億戶,2012到2021年企業主體年均增速超過15%。中國企
業研發經費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持續上升,到2021年達到76.9%。企業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占國內專利申請授權總量超過60%,涌現出華為、OPPO、京東方等全球
PCT專利申請量位居前十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榜單中國企業上榜數量增加至145家,連續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波士頓咨詢集團發布的2021年全球
最具創新力的50家公司中有5家中國企業入選,僅次于美國;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活力與競爭力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2月,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公司中國有超
過300家,數量僅次于美國,2021年全球估值最高的40家獨角獸公司中,中國有10家,僅次于美國的20家。
??科技強國建設
??對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提出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突出強調要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
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對建設科技強國做出了系統性戰略部署,提出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并指出
要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
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活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從“加快”到“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從“產學研結合”
到“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培育企業主體”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提高大中型企業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到“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和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對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和激發企業活力提出了全新要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戰略布局,對進一
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出新使命和新目標。
??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產業鏈供應鏈狀況發生變化和極端風險加大的背景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科技領軍企業創新主導地位,成為新發展階段全面提升
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提高國家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建設面向未來的科技強國的核心抓手。尤
其是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支持科技領軍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引、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
聯合體,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保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的對策思考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提升對領軍企業的要求
??領軍企業是牽引帶動產業內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創新發展的“牛鼻子”。領軍企業要增強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努力加強自主研發,強化應用
基礎研究投入,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要做好現代產業鏈鏈長的領軍角色,牽頭維系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保障國家科技安全和產業安全。為此對承擔
現代產業鏈鏈長的領軍企業,其企業家的職責要相應擴大,讓領軍企業同時統籌兼顧企業自身領先發展和領航產業整體發展兩大責任目標,政府要放權給這些企業家以更多的資
源調配權、產業聯盟建設權、產業標準制定話語權,對領軍企業和領軍企業負責人的考核要關注產業整體競爭力而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考核。同時,要加強治理體系建設,加強
黨對企業重大決策的領導,建立政府指導、領軍企業牽頭主導的產業發展委員會,進一步發揮產業聯盟作用,讓各領軍企業的決策機制更為合理完善、風險防范機制更為穩健、
創新發展成效更為持續,從而有力、有效帶動科技結構優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讓戰略型企業家發揮更大作用
??有戰略的企業是幸運的,有戰略型企業家的企業是幸福的。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就要讓政治覺悟高、科技意識強、經營管理能力卓越的戰略型企業家發揮更大的作用。
給予戰略型企業家在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立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決策方面更高的權力,從而逐步形成領軍企業牽頭和帶領高校、科研院所推進重大科技項目的新局面,這樣
才能全面提升產學研協同創新效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產學研協作不暢、產業技術落后、科技成果轉化難的癥結。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支持企業成為基礎研究的主體
??企業,尤其是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對前沿性和基礎性研究的投入是國家基礎研究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多種措施支持企業投入基礎研究,是促進中國企業集群式
崛起、從創新大國邁向創新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強企業中央研究院等高層次研發機構的建設,重大科技平臺應更多地在領軍企業設立。對設立企業中央研究院、大力投入前瞻性、
引領性和基礎性研究的企業在財政、稅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其參與國家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平臺建設。支持企業中央研究院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國家科
研機構聯合承擔實驗室平臺建設,共建未來產業研究院、顛覆性技術研究院等高層次、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導的新型技術創新體系。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讓企業成為人才“引育用留”主體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企業除了是決策、投入、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還要讓企業成為引聚、培育、使用和留住人才的主體。要進一步在企業推動首席科學家等崗位的設置,
與戰略科學家和戰略型企業家互為促進,形成企業高端人才與大學教授的流動機制;要讓企業成為應用性工程科技人才(如工程碩士、工程博士)培養的主體,產業領域的工程科技
人才應更多在企業或與企業聯合培育。深化產教融合,支持領軍企業與高校聯合辦學,協同育人,培育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卓越創新能力和能夠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卓越工程師。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加強企業主導的高能級創新聯合體的建設
??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和核心組成部分,建設科技強國需要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科技領軍企業的創新主導地位。尤其是發揮科技領軍企
業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企業的主導性作用,緊緊圍繞國家社會民生發展和軍民融合的重大需求,聚焦國家戰略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和重大產業創新需求,以科技領軍企業牽頭主導、高
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打造高能級創新聯合體。以高能級創新聯合體為抓手,深入推進有組織的科研,建設由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牽引的新型國家創新體系,打破多元主
體協同低效、利益爭奪、重復研究、成果難轉化、收益分配激勵不相容等制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的痛點,建構面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從源頭創新到成果產業化的“創新循環”,
使企業真正成為提升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效率的抓手。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不斷催生重大原始性創新,使企業以及由企業主導的高能級創新聯合體真正成為
破解“卡脖子”問題、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的核心載體。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進一步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面向企業開放重大科技創新需求場景
??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具有豐富應用場景和放大創新收益的優勢,通過“企業出題”和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促進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完善促進自主創新成果
市場化應用的體制機制,更有效地支撐企業投入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吸引和激勵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安全工程、國計民生重大工程、前沿科學探索工程,尤其是支持大型央企和
軍工企業深度參與重大需求場景的任務設計和創新公地建設,通過重大場景驅動,企業主導,推動產學研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政策
鏈五鏈融合。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重大工程,打造戰略前沿技術和未來技術應用場景,為企業加快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跨越成果轉化,實現關鍵技術規?;瘧茫粩嗵嵘龍鼍膀?/p>
動型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加快培育產業數字化動態能力
??數字經濟成為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最主要的技術經濟范式,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驅動型創新發展成為新形勢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創新引領科技強國建
設的核心議題。要瞄準企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普遍性痛點難點,加快實施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引領工程,支持企業牽頭和參與數字經濟重大場景。支持領軍企業和產業鏈鏈長企業
牽頭建設產業數字化平臺等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和相關標準體系,打造產業數字化動態能力,深入推進數字驅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示范區建設,推動形成數字驅動型科技創新
體系與國家數字創新生態體系。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重視支持中國企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從創新大國邁向創新強國的過程,不僅要強化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和領軍企業的創新主導地位,更需要通過制度和法律創新,保障和支
持中國企業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平等地融入和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建設,從對外出口中國制造產品,轉向對外出口中國制造品牌、中國企業創新管理標準和中國科技強
國建設經驗模式。支持企業主體參與全球科技創新聯盟組織、科技創新標準制定、科技創新網絡建設和科技外交活動,為全球負責任的科技創新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 陳勁 尹西明)